> 养生常识 > 高负荷运转下,医生诊断如何实现“又快又准”?

高负荷运转下,医生诊断如何实现“又快又准”?

发表日期:2024-11-01 | 来源 :环球健康报 | 点击数: 次 收听:
 

近年来许多医疗题材的电视剧成为了观众的新宠。这些电视剧中一个个紧张的片段展现了医生们超人般的生活场景。事实上正如大多数剧中演的那样,医生都处于高负荷甚至是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中。

《2014中国医生执业状况调查》显示,在7000多名被调查医生中,九成人表示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八成人没有双休日的概念,最近一年没有带薪休假。超九成人感受每天下班后状态不佳,近五成人感觉“非常累”。在医生群体中,影像科是超负荷运转的重灾区。现在,我国医学影像数据的年增长率约为 30%,而放射科医师数量的年增长率仅为 4.1%。这意味着放射科医师在未来处理影像数据的压力会越来越大。面对这种状况,很多患者也在担心,超负荷运转一方面会对医生造成伤害,另一方面是否会影响诊断的准率?

苦练内功 医生的“火眼金睛”为患者保驾护航

临床上许多疾病都必须通过放射科的影像分析来明确诊断或辅助诊断,因为影像检查可以最直观的观测到患者的病情发展,也会直接影响医生对于患者治疗方式的判断。影像报告黑白图像的背后,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生命。在这些黑白图像中,影像医生需要通过一双“慧眼”,在纷繁复杂的病灶中找到蛛丝马迹,精准发现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病灶,为临床治疗、手术建立“航标”。

每一张影像片的背后,涉及大量图像信息和专业知识的判断,并不像一般患者想象的那样能够快速得出诊断结果报告。有数据显示,在中国放射科总人数不到20万,但面对的是每年近80亿人次等待检查的庞大放射科患者,因此对于放射科医师来说,要在如此重压的工作强度下,还要确保“阅片”诊断结果的精准性,真的一点都不简单。

因此,放射科医生不是简单地拍片看片,一个好的放射科医生,不仅要全面掌握临床知识,熟悉人体各个部位的解剖结构,还要熟悉各类诊断仪器的成像原理。一位医生曾经表示,“放射医学是经验积累的学科,因为技术在不断进步,疾病也在不断变化,身为放射科医生,要活到老学到老。”

高精尖设备 成为医生后盾

从临床诊断来看,影像学检查报告是临床医生判断病情的重要根据,而影像设备则是影响检查报告准确性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影像片的质量能够直接影响诊断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影响治疗措施的准确性,只有稳定的影像设备才能将病灶清晰地呈现在医生面前,设备不给力,再专业的医生也无从下手,诊断更像是”盲猜“。

只有性能稳定,保持高质量输出质量的影像设备,才能成为医生的好帮手。在这方面,南京同仁医院提供了较好的示范。该医院的医学影像科是市级重点专科,医资力量雄厚,并具备完善的肺结节MDT门诊以及多学科会诊机制。同时,医院在硬件方面引进了多台先进的检查设备,以常规主力检查设备CT为例,就包括有4台GE医疗CT设备,并具备完善的肺结节MDT门诊以及多学科会诊机制。

为确保给广大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体验,南京同仁医院采用智通保服务,护航医院医疗影像设备的高标准稳定运行。在智通报服务的支持下,通过专业的CT设备培训帮助医务人员更好掌握影像检查技术,提升设备使用效率,在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专业的工程师团队及时到场维修,尽量降低对医院的筛查诊断进度的影响。在这样的服务支持下,南京同仁医院能够实现每天300多例的肺部检查,帮助更多患者远离肺癌。

在患者对于高质量影像需求不断提升的当下,提供高效准确的影像报告对于一家医院能否获得患者信任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在医院不断提升设备能力和诊断操作能力的同时,大家在进行影像检查的过程中,也需认真配合医师的指示,按要求完成各项检查,才能更好得到“又快又准”的影像检查结果,实现高效治疗。

虽然,我国医生高负荷运转的现象仍然存在,但是对于保障患者诊断准确性的努力,却从未停下脚步。通过加强医生水平和影像设备能力的提升,让更多医院和医师能够实现“又快又准”的影像检查,造福一方百姓。

环球健康报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明星养生